苔原级驱逐舰作为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功能独特的舰船,主要分为战术驱逐舰和载机驱逐舰两种子型号。战术驱逐舰的核心探索目标是提升舰队维修能力,其搭载的维修无人机可提供稳定治疗,技术值强化优先选择增加维修量和减少无人机返回冷却时间。载机驱逐舰则侧重战机协同作战,搭载2架中型战机并提供15%命中率和10%闪避率加成,技术值强化以提升载机伤害和缩短战机返回冷却为主。

战术驱逐舰的维修系统存在特殊策略紧急维修,当舰体血量低于20%时触发40秒自修效果。该策略实际触发率受战场环境影响较大,技术值有限时可暂缓强化。武器系统配备3组通用火炮和1组鱼雷,单发伤害分别为25和150,由于输出能力有限,建议将技术值优先分配给装甲与血量强化。载机驱逐舰的机动规避策略在血量低于20%时提供40%闪避率,配合其初始较低的速度属性,需要额外投入技术值提升引擎系统。

在舰船定位方面,战术驱逐舰属于后排支援单位,与同类舰船卫士级相比,其优势在于可进行两次维修量强化,最高提升20%治疗量。载机驱逐舰则需注意初始速度较低的缺陷,必须通过技术值强化引擎系统才能发挥载机优势。两种型号均需注意技术值分配优先级,战术型应确保维修效率最大化,载机型则需平衡载机强化与自身生存能力。
探索过程中需关注版本变动对舰船性能的影响。当前版本防空机制存在不确定性,战术驱逐舰搭载的2架防空无人机效果不稳定,但未来版本若优化防空机制,其战术价值可能显著提升。载机驱逐舰的载机通信系统对中型战机增益明显,在搭配维塔斯B等对舰打击型战机时能形成有效组合。舰船改装系统包含5-7个可改造配件,需根据战场需求动态调整。

从资源投入角度分析,苔原级属于中期性价比舰种,不需要过高改装成本即可形成战斗力。战术驱逐舰在6本阶段即可投入实战,载机驱逐舰则建议在拥有优质中型战机蓝图后重点培养。两种型号均需注意工程船采集效率强化后的基地召回机制,任何蓝图强化都需舰船返回基地才能生效,这个细节常被探索者忽视。